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及词语的“兼类”与功能“互动”
汉语没有系统的形态变化,“以意合”,非“以形合”。古汉语是如此;现代汉语由于受西方语言的影响,复合词,特别是派生词有一定的形态标志,语法功能相对稳定,但从总体上来讲,其基本特征没有改变。这种语法功能“隐含”的特征,直接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词的“兼类”—在语义相容的情况下,指称、陈述的转化相对自由;二是在非常规组合中,词语的功能彼此影响,发生“互动”,使一些词语在词类呈现“中间状态”。其中第一种结果,人们认识较早,也论述较多—当然,许多方面尚需深入研究;而第二种结果,研究中涉及较少,只是个别语言学者偶然提及,尚未有人进行实质性研究。
汉语语法 隐含性功能 词语兼类 派生词 形态标志 互动关系
苏宝荣
河北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96-97
2008-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