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三种思维方式与对外汉语教学
民族思维方式是一种隐性文化,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对于汉字形成、词义派生、词语构成和作文方式等影响巨大。本文从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思维、整体思维、圜道思维的追本溯源入手,解析思维方式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着重对汉字的语音语义、词语的语境义、形象化词语、某些特殊类词语以及写作的教学进行新的探索,旨在提高教学效率、指导教学实践。
思维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 语音语义 教学实践 汉字形成 词义派生
王治理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03-112
2008-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