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秀峰村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福建省古田县卓洋乡秀峰村距古田城关50公里,全村农户650户,总人口2680人,平均海拔826米,5-9月份平均气温在18.3~25.1℃。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反季节栽培优势。近年来,秀峰村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取得巨大成效,食用菌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全村建有一次可容纳银耳6000-8000袋的食用菌生产专用棚近3000座,2008年全年生产食用菌5000多万袋,产值近1亿元,主要生产银耳、猴头菇、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等。由于地处高海拔,夏、秋季生产银耳,冬、春季生产其他低温型菌类,形成一个菇棚周年应用的秀峰村食用菌生产模式。食用菌生产促使农民人均增收近万元,引进外来劳动力近500人。其主要做法是加强领导强管理、完善设施增效益、强化培训长技术、注重“绿色”创品牌、内联外引促规模。

食用菌 生产模式 产业结构 反季节栽培

国内会议

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总结表彰会暨2009年中国(聊城)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峰论坛

山东聊城

中文

222-224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