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体系转型中的服务业数据选用偏误与改进——以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为例
服务业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然而,中国服务业发展问题的科学解读首先取决于服务业数据的科学准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算体系经历了由MPS到SNA的转型,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服务业核算领域,经历了由建立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1。然而,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我国服务业核算起步较晚、历史较短,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研究中对中国服务业数据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在数据使用中慎之又慎,关系到我们能否科学考察服务业发展状况并得出符合国情的政策建议。但现有研究对于我国核算体系的特殊性及服务业数据问题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的数据偏误严重影响了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科学评判及相关结论的准确可信。 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为例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尝试性改进,以更加科学的数据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使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并研究了经济转型中的阻碍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服务内部化问题。
服务产业 经济统计 数据分析 核算体系
谷彬
东北财经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80-690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