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尼群地平药物结晶的尺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尼群地平是一种水不溶性药物,溶出缓慢,将其微粉化是提高溶出度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为了考察不同粒径的尼群地平晶体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粒径的微米级球形晶体,然后采用沉淀-超声法制备纳米晶体,考察了制备参数对晶体粒径的影响,调整有机相中药物的浓度和水相中PVA的浓度可以将平均粒径控制在137nm到2.86μm之间,同时制备了三种不同平均粒径的晶体。从扫描电镜(SEM)照片可以看出超声处理后所制备的晶体呈片状和条状,微米级晶体呈球状,X-粉末衍射分析(XRPD)表明各样品晶型无明显改变。尼群地平微粉化后,大大提高了溶出速度,纳米晶体的平衡溶解度随着粒径的减小而略有增加。不同粒径的晶体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粒径小于2.7μm时生物利用度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当粒径小于200nm时,AUC为17.12μg·h/ml是参比制剂(AUC为3.44μg·h/ml)5倍,是原料药晶体(AUC为2.76μg·h/ml)的6.2倍;峰浓度为3.65μg/ml为参比制剂的6倍,原料药的8.7倍。

尼群地平药物 粒径分布 纳米晶体 生物利用度 溶出度 直接沉淀法

崔福德 夏登宁 朴洪泽 全鹏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国内会议

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

威海

中文

37-43

2009-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