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义县盆地英窝山下白垩统义县组砖城子层沉积岩石组合特征及古环境研究
阜新-义县盆地为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形成断陷型盆地。义县盆地是阜新-义县盆地中大凌河以南的次级凹陷区-盆地内近东西走向的马神庙-刀把地-三百垄-金刚山一带为义县组标准地层剖面出露地区,该剖面研究表明义县组的典型的岩石组合为一套巨厚层基性。中基性-中性-中酸性陆相喷发的火山岩系,在其火山喷发活动间歇期,形成了7个河湖相的沉积夹层,自下而上分别为马神庙层、老公沟层、业南沟层、砖城子层、大康堡层、朱家沟层、金刚山层。义县组旋回中的沉积地层多数为火山喷发间歇的河流相、湖相沉积,沉积厚度一般仅十几米、几十米和近百米,具有较多的与火山喷发物有关的火山沉积层(如凝灰岩、凝灰质砾岩)以及薄的湖泊相碳酸盐岩沉积层。义县盆地砖城子层从刀把地东北向北到小阎家屯东成弧形延伸到甘家屯河谷,在河谷东的英窝山南北、二道河子、腰马家沟、金家沟直至大凌河杨家屯铁路路堑有出露,且尤以英窝山出露较好。砖城子层富产昆虫、叶肢介和植物以及木化石、介形类和保存不完好的鸟化石。加强对英窝山沉积层研究将会对义县火山旋回晚期义县盆地重建陆相沉积环境、古地理和古气候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义县盆地 英窝山沉积层 古环境 组合特征
梁俊红 巩恩普 陈登辉 李永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10-11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