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盟地区中晚元古界储层特征及含气性识别
在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以及物性分析、压汞、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对伊盟地区中晚元古界的储层特征及其含气性的识别进行研究,以指导该区“深层气”的勘探工作。研究认为伊盟地区中晚元古界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整体属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孔隙度受埋深影响较小,主要受砂体成因及其压实作用以外的成岩作用控制。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局部发育裂缝。通过分析对比认为,密度曲线—中子曲线重叠法可以较灵敏地识别该区中晚元古界的含气层,而声波时差曲线对高角度裂缝反映不灵敏。
伊盟地区 中晚元古界 储层特征 含气性识别
郭兰 张小莉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710069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91-197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