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卫星的科学探测
嫦娥1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嫦娥1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于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在轨运行495天,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一共取得了1.37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1号卫星 月球轨道探测器 月球探测数据 科学成果 天体化学
欧阳自远 温卫斌 边伟 李春来 邹永廖 张洪波 吕昌 刘建忠 刘建军 左维 苏彦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 10001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 100012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68-82
200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