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直肠癌手术相关解剖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在上海已列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中直肠癌占所有结直肠癌的约50%。到目前为止,直肠癌治疗仍以外科治疗为主,虽然近年来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治疗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60%左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国内绝大部分的医生仍然沿用传统教科书上所介绍的直肠游离技术进行钝性直肠游离,不仅手术时间长,而且容易引起直肠周围筋膜的撕裂和残留,导致术中骶前的大出血或肿瘤的残留,致使术后局部复发率升高。同时由于担心过多的游离直肠导致远端残余直肠血供不足,引起残端直肠坏死和吻合口漏,许多医生不敢对肿瘤远端直肠进行充分的游离和切除,导致肿瘤远端直肠切除不足,肿瘤残留,术后局部复发率升高。因此近几十年来如何通过手术技术改进减少手术中骶前出血、降低术后局部复发成为外科医生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直肠血供、直肠血管的名称、直肠中动脉的起源和走行、直肠侧韧带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直肠癌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傅传刚

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

国内会议

2008中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16-121

2008-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