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对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研究。 方法:对临床分离36株肠球菌进行菌株鉴定、药敏实验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Ⅰ”、大环内酯类耐药相关基因(emB)、四环素类耐药相关基因(tetM)、糖肽类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和Ⅰ类整合子(IntⅠ)检测。 结果:36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G(41.67%)、高浓度庆大霉素(120μg)(86.11%)、高浓度链霉素(300μg)(88.88%)、红霉素(83.33%)、四环素(52.78%)、呋喃妥因(16.67%)、左旋氧氟沙星(27.78%)、万古霉素(0.0%)。36株肠球菌共检出aac(6”),aph(2”)基因30株(83.33%),aph(3”)-Ⅲ基因22株(61.11%),ant(6)-Ⅰ基因28株(77.78%),ermB基因26株(72.22%),tetM基因19株(52.78%),Int Ⅰ基因16株(44.44%),vanA和vanB基因检出率为0。 结论:肠球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临床常用的7种抗生素皆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目前本研究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仍为最高,临床医生应重视肠球菌所致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造成的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肠球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耐药基因 耐药性分析
胡志东 徐海茹 李金 刘郁 田彬 张志勇 杨华 李静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国内会议
承德
中文
204-210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