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外膜孔道蛋白ompC、ompF的表达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外膜孔道蛋白ompC、ompF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与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形成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设计复合引物对ompC全基因序列和ompF、ompA、FepA、CirA、ChuA等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回收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菌体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回收的目标膜蛋白条带经胰蛋白酶消化,采用质谱仪分析蛋白成份并进行蛋白序列的测定。 结果 SDS-PAGE电泳图谱和质谱分析显示:7株大肠埃希菌均有相应的外膜孔道蛋白ompC和ompA表达,没有外膜孔道蛋白ompF表达;6和菌株7的孔道蛋白ompC和ompA表达量明显减少,但有铁运输蛋白ChuA、CirA、FepA的表达。基因扩增显示7株大肠埃希菌均有ompF产物,耐药性较强的菌株6和7还有fhuA和CifA的扩增产物,但产物fhuA的分子量小于E.cli-k12(少54bp)。结论持续使用抗生素将导致细菌外膜孔蛋白ompF低表达或不表达,外膜孔蛋白ompC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影响相应蛋白的表达,使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从而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度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伴随代偿性铁运输蛋白ChuA、CirA、FepA的表达,维持细菌的新陈代谢,保持其高水平耐药性。

细胞膜孔道蛋白 SDS-PAGE PCR 基因突变 序列分析

戎建荣 李连青 王淑峰 Alison S.Low Ian R.Booth

国内会议

第三届华北三省两市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承德

中文

304-310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