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球囊与Sky骨扩张器经皮后凸成形术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经皮后凸成形术与Sky骨扩张器经皮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及优缺点。 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7月应用KyphoX球囊与Sky骨扩张器共行经皮后凸成形术34例47个椎体。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4例共28个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18椎(L14个,L23个,T125个,L52个,L42个,L3、T11各1个),脊柱转移瘤5例8椎(T71个,L11个,L23个,L41个,L21个,L51个),椎体血管瘤1例1椎(L1),创伤性非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例2椎(T12、L3);男8例,女16例,年龄23-85岁,平均59-5岁。应用KyphoX球囊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10例19个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18椎(L12个,L23个,L31个,T123个,L52个,L42个,T112个、T81个、T61个、T91个),脊柱转移瘤1例1椎(T9);男女各5例,年龄51~82岁,平均63.5岁。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水泥的注射量,术后观察患者疼痛的恢复和起坐步行等功能的改善情况,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Pain Scale,VAS)。术后常规照正侧位X光片,必要时行CT扫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在X光片上测量病椎手术前后的前缘、中线和后缘的高度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KyphoX球囊 骨水泥

郑召民 邝冠明 董智勇 万勇 彭新生 陈立言 李佛保 廖威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国内会议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33-234

2006-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