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1967年,Swanson首次用单柄硅胶假体置换KelJer成形术后缺损的近节趾骨基底,明显提高了Keller成形术的治疗效果。但这种假体与其它关节的半关节假体一样存在着与对侧关节软骨面和骨组织的磨损,其次是硅胶本身的磨损。近二十年来,Swanson对假体进行多次改进,研制出新一代带金属垫圈的双柄铰链式硅胶假体,国外文献报道较多,而国内则报道较少。新一代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Total Metatarso phalangeaf Arthroplasty,TMPA)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某科从2002年3月至今共施行TMPA 30例(47足),主要见于类风湿前足畸形,拇僵症,老年性拇外翻畸形以及跖骨头坏死等疾病,其短期疗效令人鼓舞。本文现就其临床应用做一总结。
硅胶假体 KelJer成形术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 足畸形 拇僵症 临床应用
李为 周一新 周乙雄 蒋毅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4-366
2006-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