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小企业在振兴我国制造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持续发展能力、研发、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与提高措施建议

简要论述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步讨论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定位,即建立研发与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提升国际化市场竞争力;重点分析了核心竞争力因素的具体化问题和中小企业研发与技术创新现状,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研发与技术创新体系新模式的具体建议和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几个关键因素。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超常的增长速度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短缺经济时代,尽管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档次低,但由于当时产品供不应求,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仍然能销售出去并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的经济已开始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今天,产品开始供过于求,产品的买方市场已逐步形成,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原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力和经验还很不足,很有必要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谋求进一步的持续发展。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培育的独特优势,降低学习成本,借助发达国家、地区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发展自己。本文仅对中小企业自身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涉及外部环境问题,如:市场准入限制、国家政策和融资等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中小企业 制造业 技术创新体系 核心竞争力

张立斌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高级研讨会

宁波

中文

127-142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