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黑土免耕下玉米和大豆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为了探索免耕与常规耕作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黑土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2年开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免耕、秋翻和垄作耕作方式下不同轮作试验。试验设计为裂区随机区组设计,4个区组。运用SPSS中的LSD方法对连续五年的玉米和大豆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不同耕作处理下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差异。免耕玉米和大豆的田间作业次数比垄作、秋翻的作业次数分别减少了3次和6次。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直到2006年才逐渐显现出来。垄作的玉米年平均产量最高,为10136 kg ha-1,比最低的免耕玉米连作年平均产量高12.3%,但几种耕作方式间的玉米年平均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耕作方式间的大豆年平均产量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按农业生产成本排序,玉米:秋翻>免耕>垄作;大豆:秋翻>垄作>免耕。按经济效益排序,玉米:垄作轮作>免耕轮作>秋翻轮作>免耕连作>秋翻连作;大豆:免耕轮作>垄作轮作>秋翻轮作。除玉米连作外,免耕不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其中免耕玉米一大豆轮作可获得与常规耕作相当的玉米产量和较高的大豆产量。从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来看,免耕处理在人工和农机上的生产费用要比其它处理节省许多,而且免耕轮作的经济效益也明显人于秋翻。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和观测。

黑土区 免耕技术 玉米产量 大豆产量 经济效益

张晓平 李文凤 梁爱珍 申艳 Craig F.Drury 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01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加拿大农业部Harrow研究中心,安大略 NOR lGO

国内会议

全国保护性耕地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3-52

2009-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