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含水率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通过在成都平原两季稻田区2种稻田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的4年定位试验,进行了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土壤含水率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含量均极明显地高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明显地高于翻耕覆盖处理。油菜苔花期,覆盖处理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土壤含水率增高幅度为4.7%~29.8%,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翻耕覆盖处理要高5.4%~13.0%:覆盖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极显著多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增加幅度为2.0%~13.1%,而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加1.6%~5.6%;覆盖处理的油菜产量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增产幅度为3.3%~14.2%,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产3.2%~4.6%。稻田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提高成都平原区油菜产量,免耕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和油菜单株角果数的增加是油菜增产的主要原因。

成都平原 保护性耕作 土壤含水率 油菜产量

赵小蓉 蒲波 王昌桃 李浩 赵燮京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省农业厅 成都 610041 成都市土壤肥料站 成都 610015

国内会议

全国保护性耕地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89-195

2009-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