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芝麻保护性耕作种植技术初步研究与示范

为解决夏芝麻播种季节劳力紧张、翻耕播种成本高等矛盾,探索开展轻简节本保护性耕作技术,对芝麻免耕种植的播期、密度、施肥、化学除草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江淮地区免耕芝麻可取得2.2545 t/hm2的高产。(2)夏芝麻在6月份的播种期越早越有利于芝麻高产;6月1日-10日播种芝麻,适宜密度为15—22.5万株/hm2;6月11日-30日播种芝麻,适宜密度为15-30万株/hm2;晚播芝麻要适当加大密度。(3)芝麻对N、P2O5、K2O的利用率分别为32.79%、12.39%和12.82(%),N、P2O5、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66.35kg/hm2、88.66 kg/hm2和110.85 kg/hm2。(4)在芝麻播后苗前施用除草剂都尔、拉索,对苗期杂草防除效果较好;盖草能对苗期单子叶杂草防除有较好的效果。(5)采取免、旋耕播种比传统翻耕整地播种节约成本450-750元/hm2;在地表下70厘米深处开挖鼠道排除涝渍,可不破坏地表耕作层。据此初步提出江淮地区夏芝麻免耕、旋耕种植技术,为深入开展芝麻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参考。

芝麻 保护性耕作 技术示范 免耕技术 旋耕技术

汪强 张子福 赵莉 陈培 徐桂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安徽省临泉县农技推广中心,236100

国内会议

全国保护性耕地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96-201

2009-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