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自1997年Goodenough等人发现以来,由于其结构非常稳定、比容量和放电平台均较高,并且具有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对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因而被认为是理想的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磷酸铁锂存在电子导电率和离子传导率低下的缺点,这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对于提高磷酸铁锂的电子导电率,碳掺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碳源主要有蔗糖、葡萄糖、环氧树脂以及炭黑等。此外,还有用纳米碳管碳网、纤维素、聚吡咯等作为碳源。各种碳源对提高磷酸铁锂的电子导电率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仅是碳含量在30%wt以下得到的,而对碳含量高于30%wt部分仍是空白。本文采用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炭黑以及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分别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A、B、C、D、E),并对LiFePO4/C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碳含量、充放电性能、循环可逆性能、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碳源 可溶性淀粉 电化学性能
盘茂森 刘金成 杨建峰 陈湘平 孙斌 周震涛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006
国内会议
张家港
中文
36-37
2009-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