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高强炭纤维表面性能对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通过扫描电镜(SEM)、粉末多晶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手段对高强商品炭纤维HTA30、T300和T700进行表面表征与分析,并将其与国产未改性炭纤维进行比较,探讨炭纤维表面物理与化学性能与炭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国产J-3炭纤维表面形貌与T300和HTA30相近,为湿法纺丝工艺制得的炭纤维;而T700表面较光滑为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制得的炭纤维。虽然T700表面晶体结构和表面化学活性有利于提高其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但其表面光滑缺少与树脂基的机械锚定作用,层间剪切强度(ILSS)仍低于T300和HTA30。而对于国产J-3炭纤维,虽然表面沟槽形貌与T300及HTA30相似.但由于表面O含量及N含量的缺失,微晶宽度较宽,有序度高,无定形结构和有机官能团含量低,导致其复合材料ILSS低于T300和HTA30,甚至低于T700。
聚丙烯腈纤维 炭纤维 表面性能 表面表征 层间剪切强度 复合材料
田宇黎 刘杰 顾雪琳 马兆昆 梁节英
北京化工大学炭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44-49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