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ACHN肾癌裸鼠荷瘤模型建立及相关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肾癌ACHN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及转移瘤模型的适宜条件。 方法: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将裸鼠分组,分别用2.0×106/100μl(A组)、3.0×106/100μ l(B组)和4.0×106/100 μ l(C组)的细胞接种浓度,注入裸鼠后项中间皮下;用4.0×106/100 μ l的细胞接种浓度,分别接种于裸鼠后项中间(C组)、背部(D组)和前肢腋窝皮下(E组);分别用第20代(F组),第30代(G组)和第10代(C组)的肿瘤细胞4.0×106/100 μl,注入裸鼠后项中间,观察各组成瘤情况。尾静脉注射瘤细胞1.0×106/ml建立转移模型。 结果:第4天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A组成瘤率为33.3%、B组和C组的成瘤率均为100%,但C组的成瘤速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和E组的成瘤率均为100%,注射肿瘤细胞后第10天,C组、D组和E组的肿瘤生长平均相对体积,各组间尚无明显差异;注射后第30天,C组的肿瘤生长平均相对体积显著高于D组和E组(P<0.05);G组的成瘤率为83.3%,F组的成瘤率为100%,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尾静脉注射组全部出现转移灶。 结论:使用ACHN细胞株,控制好浓度、接种部位以及传代次数后能获得较理想的裸鼠肾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使用传统尾静脉注射法可以建立裸鼠转移模型。

肾癌 肿瘤转移 ACHN细胞 动物模型

王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国内会议

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

西宁

中文

59-62

2009-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