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无喉者咽食管段发音区的发现与应用探讨

多年来不少喉科学家为全喉切除患者的发音重建作了不懈努力,其中Blom-Singer于1979年发明的气管食管造瘘安装发音管发音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发音成功率在55%-93%,平均为74%,即有7%-45%患者发音失败:本科室不能发音者占30.77%。追其原因,不少学者认为食管上段狭窄段内或称咽食管段中的咽下缩肌、环咽肌痉挛是不能发音的主要原因:Baugh等进一步观察到食管上段距前鼻孔23cm或25cm处压力>40mmHg时是不能发音原因。研究者采用Baugh食管充气测压发音试验方法,进行压力、发音关系的探讨时,发现在食管上段高压区上方存在着可利用的压力较低的发音区。这一现象的出现为食管发音气流注入位置、途径提出可行的见解。现进行报告。

全喉切除 食管发音气流注入位置 最佳发音位置

高建中 胡竞敏 马瑞霞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国内会议

2009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

天津

中文

208-214

2009-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