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奶牛品种登记及统一编号的建议
为了与国内高水准奶牛养殖业接轨,提高本地奶牛生产性能,提升牛奶品质,便于科学选种选配、良种繁育,避免近亲繁殖、近交衰替,减少外购奶牛及由此造成的不利因素,2009年在武汉市财政局的大力支助下,武汉市畜牧科技推广站顺利开展了《武汉市奶牛繁殖基础数据库建立及推广应用》推广项目,开始了湖北省武汉市的奶牛品种登记工作。首先按国内国际的编号惯例编写了《湖北省武汉市奶牛品种登记牛只编号方法》,现正在收集每头牛的系谱资料。笔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动物卫生检疫部门及保险公司正在按各自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畜禽养殖登记及生猪、奶牛保险等工作,这两项工作中的奶牛部分又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奶牛品种登记存在交叉部分,其中畜禽养殖登记按农业部规定编号方法编号,并用规定的配套号牌作为动物免疫标识佩戴在规定部位,是动物免疫接种的标志;奶牛保险编号为随机编制,并予以挂牌存档;而武汉市实施奶牛品种登记须按中国奶协也是国际通行的编号规则进行挂牌。如果按以上三种方法给牛只编号,那么牛只耳朵将不堪其负,而且增加养殖场(户)工作量及材料浪费,如果奶牛品种登记使用奶牛保险的耳标号,又不便于奶牛系谱识别。因此建议,一是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尽快行动起来组织本省的奶牛品种登记工作;二是最好使用湖北省武汉市畜牧科技推广站制定的、较为科学的《湖北省武汉市奶牛品种登记牛只编号方法》进行本省奶牛品种登记的牛只编号。
奶牛 品种登记 统一编号 生产性能 牛奶品质 繁殖基础数据库
戴红安 刘琦 陶利文 陈橙 熊丽琼 魏耀荣 张东升 程敏
武汉市畜牧科技推广站,湖北 武汉 430015
国内会议
中国奶业协会第24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奶牛/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第一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49-51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