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加方式对PDM助凝PAC处理太湖原水效果的影响
本文考察了PDM助凝PAC处理春季太湖水时不同投加方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投加方式对浊度、藻、CODMn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基于出水中颗粒Zeta电位的测定分析结果,对PDM用于强化混凝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温度12~16℃,浊度8~15NTU,CODMn6~7mg/L,藻含量6×103~2.5×104个/mL的原水,PAC/PDM复合混凝剂投加的混凝效果较PAC和PDM分次投加的混凝效果好,其部分原因在于复合混凝剂投加的方式与分次投加的方式相比更能使得药剂在水中充分混合,最大程度地与颗粒发挥电中和作用和架桥、网捕作用;采用PDM复合混凝剂,可在不改变现有水厂工艺条件,不明显提高运行成本的条件下对混凝过程进行强化,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强化混凝的方法。
原水处理 水质净化 复合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
李潇潇 黄文健 张跃军 赵晓蕾 高娜娜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国内会议
西宁
中文
208-216
2009-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