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是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教学课时的近1/2。长期以来实验课只是学生按照老师设定好的实验方案做,这样的实验教学有其可取之处:学生有既定的目标,实验结果明确便于解释,但却使学生这一主体始终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作用,学生兴趣不大,甚至产生厌恶抵触情绪,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组织这种活动,教学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双主体理论”也强调要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实现双主体互动,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本教研室根据学科的特点及现有的实验条件,在七年制全英班学生中,对实验诊断学的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探索。本校七年制医学生培养计划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扎实的医学知识以服务于临床,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以便将来可以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根据此目的,我教研室重新制定了实验教学目标: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会如何在具体个案中应用相关的检验项目;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学会科学性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本文是我教研室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实验诊断学 实验教学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胡丽华 潘世秀

华中科技大学检验系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研讨会(体外诊断学进展与教学改革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183-185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