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食管——胃交界腺癌、食管腺癌——我国食管癌高发现场面临的是哪一个?

1991年Blot根据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The datebases ofSurveillence,Epidemiool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简称:SEER)首次报道了美国1976-1987年食管腺癌(简称:EA)和贲门腺癌(简称:ECA)的发病以每年4%-10%的增长,在所有肿瘤发病中是增长最快的;而食管鳞癌发病相对稳定,远端胃癌则轻度下降。由此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同样自90年代以来我国食管癌高发现场食管鳞癌发病和死亡出现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以贲门腺癌为主的胃癌发病死亡则上升,但国内学者在分析研究中没有涉及食管腺癌。那么从种族地域角度分析我们亚洲黄种人与欧美白种人是否真正存在着差异?为此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关于EA、ECA的发病死亡变化趋势和病因分析,WHO、中国、日本等对贲门癌的界定标准,结合我国食管癌高发现场的肿瘤登记,以及目前开展的内镜筛查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浅谈些认识。

食管腺癌 胃交界腺癌 高发现场 癌症监测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病因分析

陈志峰 陈万青 张思维 宋国慧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 石家庄 05001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 北京 100021 河北省磁县肿瘤医院 磁县 056500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肿瘤登记工作经验交流会

昆明

中文

125-132

2009-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