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室扭转运动的研究进展

1628年William Harvey首次描述心脏扭转活动。心脏扭转主要指左室扭转(Left VentricleTwisting),除以左室舒张末期长轴值标化后的左室扭转称为扭力(Torsion)。左室扭转即:由于心内膜和心外膜心肌纤维反向螺旋之间的交互力作用,从心尖水平观察,左室心尖部在收缩期呈逆时针旋转,而左室基底部呈顺时针旋转,这样就产生心肌扭转运动或称为扭转变形。扭转发生于收缩期,舒张期继扭转运动后呈反向解旋转运动。左室扭转使左室产生泵血功能和抽吸作用,因而心脏扭转及解扭转运动与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紧密相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研究者通过在心肌内植入标记物利用X线电影成像技术观察心脏扭转运动,初步认为为心脏扭转是评价心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近年来随着新的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发展,已出现无创性评价心脏扭转的方法,主要包括:核磁共振技术和超声心动图技术,因而对心脏扭转及解旋转运动的研究己逐步深入,为更准确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开拓了新的空间。本文介绍了心脏扭转的解剖学基础,分析了影响心脏扭转的因素,并就心室扭转运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述。

心脏扭转 超声心动图 旋转运动 舒张功能 左室收缩

李治安 刘晓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国内会议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13-16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