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影响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心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影响。实验方法: 16只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模型组(SHR—con)和贝那普利治疗组(SHR.ben),京都威斯特大鼠(WKY)为正常血压对照组。SHR治疗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mg.kg-1.d-1)灌胃12周,其余两组分别用相当容积的蒸馏水灌胃,每日一次。颈动脉插管,测颈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应用天狼猩红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心肌切片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小动脉周围胶原面积与小动脉管腔面积比(PVCA/LA);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胶原、Ⅲ胶原(像素表示),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用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TNF-a表达。结果:治疗12周后模型组SHR-con与WKY组比较,SBP和DBP明显升高,CVF、PVCA/LA、Ⅰ/Ⅲ胶原比值亦显著升高(P<0.01),心肌TNF-a表达与WKY组比较增多;而治疗组SHR-ben各指标较模型组SHR-con均显著性下降(P<0.01),贝那普利有效降低SHR的SBP、DBP,亦使CVF、PVCA/LA、Ⅰ/Ⅲ胶原比值明显下降,改善SHR左心室纤维化,且TNF-a表达下调。结论:长期应用贝那普利治疗可预防和部分逆转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贝那普利降低血压外,且能降低心肌局部TNF-a表达有关。

贝那普利 自发性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a

孙绍贤 李海涛 薛瑞凤 赵红 王蔓莉

华北煤炭医学院

国内会议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73-78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