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无创外源气体再呼吸法测定SvO2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无创外源气体再呼吸法测定SvO2SvO2对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60例,依据SvO2数值将患者分为SvO2>60%(A组,n=80)和SvO2≤60%(B组,n:80)。于心肌梗死4周后测定SvO2、心脏指数(CI);采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IN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梗塞部位和CK-MB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B组比较,A组的SvO2值较高,LVESV及LVEDV较小,INEF较大,CI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 A组再灌注例数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非再灌注例数较A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外源气体再呼吸法测定SvO2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SvO2可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恢复,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SvO2=60%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界指标,SvO2≤60%的患者心功能较差,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

急性心肌梗死 气体再呼吸法 临床价值 左室功能

韩瑞娟 孙凯 赵瑞平 周海霞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国内会议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194-197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