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探讨

研究生教育起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迄今为止,在各国家,各学科根据本国国情、学科的特点及发展目标,已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这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教育模式有各自的历史经验和使用范围,是我们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可以借鉴的丰富资源。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在本学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领域专门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医儿科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受其学科性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起初教育模式较单一,体制尚不健全,且缺乏一套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使其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由于中医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现代化以及和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交叉碰撞,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套较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本文介绍了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及教学模式,并就现存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中医儿科 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 教育模式 中医现代化

邢向晖 张玉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儿科教研室 250011

国内会议

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

深圳

中文

62-64

2009-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