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壳结构低铂催化剂到超低铂载量膜电极、免增湿膜电极-致力于推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过去10年来全球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方面遇到的挫折使人们认识到在这种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降低铂的使用量、以及开发无需气体增湿的膜电极就是其中重要的目标和内容.本文通过使用相对价廉的金属为核的方法,采用一种笔者实验室发明的有机溶胶法,研备了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的低铂催化剂,包括以钯及钯合金为核的Pd@Pt/C催化剂、PdPt@Pt/C催化剂,以及以钌为核的Ru@Pt/C催化剂,由于核壳结构实现了铂的高度分散,这些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特别是Ru@Pt/C 催化剂,表现出了不寻常的抗甲醇氧化中间体的性能,并采用一种含有氧化物的催化剂作为阳极催化剂,成功制得了具有良好免增湿性能的膜电极.
核壳结构 铂催化剂 膜电极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廖世军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州,广东,510641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1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