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沉积镍钨薄膜结构演变及其电催化性能

氢气的析出反应(HER)是水电解制氢和氯碱电解的主反应,在原子能工业中也是电解水分离同位素的关键。然而,析氢过程中高的反应过电位的存在,导致电解槽电压远高于理论值,使得电解水制氢能耗较大。从目前的研究进展看,相比于晶体材料,研究者已普遍认为非晶态合金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析氢反应活性。在众多二元非晶态合金中,Ni-M (M=W, Mo)非晶态合金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工业化应用的析氢电极。然而,这类电极在析氢活性、稳定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善,才能满足工业化应用。超重力技术具有增强传质和促进微观混合的特性,将其应用到金属的电沉积过程中将有可能改变沉积产物的结构形态。基于此,本文利用超重力电沉积技术实现了Ni-W薄膜的结构调控,并对其析氢性能进行了测试。

电沉积 镍钨薄膜 电催化性能 水电解制氢 氯碱电解 析氢反应活性

王明涌 王志 郭占成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0

国内会议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长春

中文

1-2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