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阵列二氧化钛定位载铂催化剂及其析氢性能
氢被认为是清洁能源。传统的化学方法制备氢气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矿产资源,而且生产成本较高。1972年Fujishima和Honda报道了受辐射的TiO2表面能持续发生水的分解反应产生氢气,这一发现标志着光催化制氢时代的开始。此后,以TiO2为代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倍受人们关注。TiO2具有无毒、光稳定性、低成本和高光催化活性等优点,不同结构和形貌的TiO2纳米材料,其制备、特性及应用性能已被深入研究,在光解水制氢、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模版法在导电玻璃(FTO,□=14ohm/sq,Nippon Sheet Glass,Japan.)上组装锐钛矿型多孔阵列TiO2电极材料,并应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金属Pt定位沉积到TiO2阵列孔内,制得Pt-TiO2/FTO新型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同时,用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得TiO2/FTO电极材料。通过测试两种材料光电催化析氢反应的极化曲线,比较相应的析氢电位大小,考察Pt-TiO2/FTO的光电催化析氢行为。
铂催化剂 析氢性能 多孔阵列 二氧化钛 电极材料 电化学沉积法 光催化制氢
雷建飞 李伟善 周智慧 岳鹿 易金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广州 510006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广州 510006 广东高校电化学储能与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06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2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