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退化红壤肥力演变的综合评价
为定量描述退化红壤利用过程中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从浙江省金衢盆地选择了旱地、茶园和果园等3 种利用方式,采集了不同利用年限的50 个红壤表土样。所有采集土壤均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利用前为退化较严重的红壤。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测定了15 项土壤肥力指标,并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退化红壤肥力随改良利用时间的复杂演化过程可用多变量模型进行描述,因子分析较好地综合了土壤肥力指标的多维变化特征。其中,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解释了81.1%的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第一主因子综合了土壤的酸度及结构特征; 第二主因子表达了土壤养分的状况。三种利用方式的土壤随利用年限的变化在第二主因子上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随着利用年限的变化,旱地和果园在第一主因子上呈明显的变化趋势, 而茶园土壤在第一主因子上的变化不明显。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肥力因子随利用年限的变化幅度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子分析 肥力指标 土地利用方式 退化红壤 结构特征
张慧敏 章明奎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杭州 310029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53-160
2009-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