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孔隙类型与建设性成岩作用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优质储层主要为鲕粒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鲕模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孔隙类型和孔隙分布取决于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白云岩化、溶蚀,溶蚀作用形成了主要的孔隙类型和储集空间。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形成以混合水白云岩化为主。同生期溶蚀形成的各种鲕模孔、粒内溶孔是储集空间的重要部分。第一期埋藏溶蚀与富含有机酸和CO2的酸性水活动有关,形成大量的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溶洞等次生孔隙,在优质储层中分布广泛,构成储集空间的主体。第二期埋藏溶蚀以液态烃裂解和TSR 反应产生的CO2和H2S 为主要溶蚀营力,形成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和干净的溶蚀孔隙,该期溶蚀形成的孔隙在薄片中并不多见。
普光气田 飞仙关组 溶蚀 白云岩化 成岩作用
夏明军 邓瑞健 姜贻伟 毕建霞 靳秀菊 谭国华 万小伟
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河南 濮阳 457001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 濮阳 45700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83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 濮阳 45700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83-289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