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沉积相研究
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是陆表海重要的沉积现象,反映了其沉积特征。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盆地的沉积,由碎屑岩和灰岩组成,为陆表海陆源碎屑- 台地碳酸盐混合沉积。大牛地气田当时位于华北陆表海西段的北缘,跨越海岸平原-滨岸地区,为陆表海-海岸平原格局,形成了碎屑滨岸-碳酸盐台地混积体系和陆表海海岸平原沉积体系格局。综合区内近90 口探井和数百口开发井的地质录井和测井资料研究,确定了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岩性组合和旋回特征,结合区域沉积演化和山西太原西山典型剖面以及邻区的地层划分,对区内本溪组和太原组地层进行了划分。通过研究区大量钻井地质录井、测井资料的观察、描述、解释和对比研究,依据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和测井相组合特征,结合邻区及区域上本溪组、太原组的岩性组合及展布特征和华北晚石炭-早二叠世克拉通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其环境格局和沉积演化的研究,建立了陆表海海岸平原、碎屑滨岸- 碳酸盐台地混积层系沉积相及其模式。认为大牛地气田本溪组、太原组系陆表海碎屑滨岸-碳酸盐台地混积体系和海岸平原沉积体系:本溪组下段为碎屑滨岸相局限浅海亚相,上段为碳酸盐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太原组下段为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碎屑滨岸相;中段为盆控型泥炭沼泽相→碳酸盐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上段为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相→碳酸盐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碳酸盐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依据本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经历的六次海侵海退,结合区域演化史,分析了大牛地气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沉积演化史。
大牛地气田 陆表海 滨岸碎屑-碳酸盐台地混积体系 局限浅海亚相 盆控型泥 炭沼泽相
张广权 陈舒薇 郭书元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004-1021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