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浸镀锌及锌铝合金镀层在不同海水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本文进行了热浸镀锌(GI)、锌-5%铝-稀土(GF)和锌-55%铝-1.6%硅(GL)镀层钢板在青岛站的全浸区、潮差区和飞溅区海水腐蚀测试,对比研究了3种镀层钢板的海水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海水全浸区,GI镀层在流动海水中以很快的速度溶解而又难于形成稳定的保护性腐蚀产物膜,耐海水腐蚀性能最差;GF和GL镀层的腐蚀产物具有抑制保护性,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耐海水腐蚀性能。3种镀层在海水全浸区的耐蚀性强弱顺序依次为GL>GF>GI;如果考虑到局部腐蚀,那么GF镀层可能会比GL具有更强的综合优势。3种镀层在潮差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物污损,与全浸区相比腐蚀速度明显降低;GI镀层溶解速度最快,氧化膜保护效果不佳,耐腐蚀性能最差;GF镀层的耐蚀性明显提高,潮差区的充气条件又促进了镀层的钝化,因此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由于保护性的锌的腐蚀产物被滞留在富铝的枝晶网络中,比较充分的充气条件又促进了镀层富铝相的钝化,所以GL镀层在海水潮差区表现出最佳的腐蚀性能。GF和GL镀层在潮差区的耐蚀性分别是厚度相当的GI的3倍和5倍。3种镀层在飞溅区均未发生生物污损,腐蚀速度在三个海水区带中最低;GI镀层由于腐蚀电流密度最大,氧化膜保护效果不佳,耐海水腐蚀性能最差;GF镀层由于腐蚀电流大幅度降低,飞溅区充分的充气条件促进了镀层的钝化,因此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由于保护性的锌的腐蚀产物被滞留在富铝的枝晶网络中,充分的充气条件又促进了镀层富铝相的钝化,所以GL镀层在海水飞溅区表现出最佳的腐蚀性能。GF和GL镀层在飞溅区的耐蚀性分别是厚度相当的GI的2倍和4倍。

金属防腐 热浸镀层 海水腐蚀 腐蚀速率

李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腐蚀大会

北京

中文

1-12

2009-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