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信息素色板诱捕器的密度与防效的相关性

为评估芽绿色板+信息素组成的诱捕器的防效,在绍兴御茶村茶业公司有机茶园设置30、25、20、15 和0 个诱捕器/ 亩的5 种处理,每处理设3 个重复小区。诱捕器放置前、放置之后第2、第6天分别以振落法调查5 种处理15 个小区的叶蝉虫口,发现48 小时后,前4 种处理对叶蝉的校正防效为54%. 61%,以25个诱捕器/亩的防效最佳。放后第2、第6 天在前4 个处理的每个小区中随机计数15 个诱捕器上捕获的各类昆虫和蜘蛛种类及数量,以评估诱捕器对害虫类群的捕获效应以及对天敌类群的杀伤程度,结果表明:①共捕获29 科33 种昆虫和少量蜘蛛,其中绝大多数是叶蝉和蜡蝉等害虫,天敌很少;②随着诱捕器密度的加大,捕获的种数和个体数增加,但 25 个诱捕器/亩处理捕获的害虫与天敌数量之比最大。分析防效和成本,建议防治叶蝉每亩使用20 . 25个诱捕器,在叶蝉成虫与若虫比例较大时进行。

信息素诱捕器 诱捕器密度 芽绿色板 假眼小绿叶蝉 害虫类群 有机茶园

胡强 韩宝瑜 杨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310008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310008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

国内会议

2009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221-229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