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岩油层矿物—流体界面结构的环境响应研究
矿物/流体界面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是深刻认识边界层的形成机制、提高低渗透油藏产量和采收率的理论基础,固/液界面作用在低渗透油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砂岩油层矿物与水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为了揭示各开发过程中油层润湿性的变化特性,利用Amott法系统研究了油层润湿性对原油组分、矿物表面有无水膜存在、地层水化学组成、地层水pH值等因素的环境响应特性。实验研究了5种浓度的沥青质煤油在矿物表面有水膜及无水膜情况下Amott润湿指数的变化,以及盐水矿化度和pH 值对润湿性的作用。实验数据表明,随着煤油中沥青质浓度的增加,或孔隙水矿化度提高,或从单价阳离子向高价阳离子转换,岩石油湿性增强。pH值增大,使矿物表面向水润湿转变。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油藏开发不同阶段油层润湿性及其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对增产增注和提高采收率具有借鉴意义。
低渗透砂岩油藏 流体界面结构 润湿性 环境响应 采收率
康毅力 彭珏 游利军 俞杨烽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500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 163712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8
2009-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