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对骨质疏松小鼠SAMP6骨代谢因子OPG、BMP-2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 方法:以快速老化骨质疏松小鼠SAMP6及正常小鼠SAMR1为模型,采用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SAMP6对照组、SAMP6针刺组、SAMP6非穴位刺激组和SAMR1对照组股骨护骨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SAMP6对照组股骨OPG、BMP-2表达下调;针刺后二者表达上调并趋于正常。 结论:SAMP6小鼠发生骨质疏松与OPG、BMP-2等骨代谢因子表达异常有关,针刺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并分泌骨代谢因子来刺激骨形成,降低骨转换率,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

骨质疏松 针刺疗法 骨代谢因子 护骨素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张雪竹 彭应梅 于建春 刘存志 韩景献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暨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10-112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