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克拉玛依二类砾岩油藏一东区克拉玛依组二次开发研究

一东区克拉玛依组油藏为克拉玛依二类砾岩油藏典型代表,开发50余年,综合含水高85%、可采采出程度高83.9%、采油速度低0.15%、压力保持程度低55%,井网控制程度18.8%,油藏面临废弃。通过开展精细描述及前期调整研究,落实了断裂构造,细分了沉积微相,应用产液测试资料厘定油层下限,分相带建立油层标准,重新核实了地质储量工作。在精细地质模型基础上,采用kh计算、产吸剖面、数模一体化定量单砂体剩余油,利用动态流线、见水见效分析、沉积微相、统计分析、电测曲线等方法精细剩余油,用密闭取心井、检查井试油验证完善剩余油,建立了二类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成因模式。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用历史井网结构分析研究、不同井距砂体控制程度分析、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等方法细分了开发层系,优化了井网形式和井距。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紧密跟踪、优化调整,重建井网结构,力求”避射水淹层”与”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有机结合,建立了全新水驱系统,并以合理开采界限研究为基础,精细注水,重新合理调控压力场,实现了二次开发后油藏稳产。项目的成功地使一个已开发50年、面临废弃的老油田再次焕发青春。油藏年产油由调整前0.9万吨上升到目前的7.1万吨。成果应用符合率高,新井达设计产能井比例94%,产能到位率107%,投资回收期由4.5年缩短为3.3年,成功探索并形成了克拉玛依二类砾岩油藏二次开发及二次开发后稳产技术系列。

二类砾岩油藏 地质储量 剩余油分布 重建井网 二次采油

郝卫国 石勇 胡晓云 王春林 赵文苹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8

国内会议

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

大庆

中文

1-8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