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献研究——针灸学进步的推手

针灸在近百年内发生的变化远比之前几千年中的变化多得多,也大得多,而对于中国而言,变化主要集中在建国以来的60年。如果要在这60年的历史巨变中选出一个影响力最大的事件的话,可能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选择,但如果以对针灸学发展产生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来评的话,那无疑是统编针灸学教材的诞生,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针灸学发展的方向。笔者断续用10年时间研究现代针灸学教材发展的历程,先后召开多次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以生动而典型的实例,高度评价了1961年第1版针灸学统编教材《针灸学讲义》,特别是其前身1957年《针灸学》的学术价值及其对针灸学发展的正面影响。而今天我想指出的是教材对针灸学发展的负面影响,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致命伤的话,那就是:照搬中药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的针灸诊疗理论与针灸临床实践是两张皮——病因、病机、治法诸环节的分析头头是道,而落实到最后的关键环节选穴处方时却格格不入,或者强行合方药之“辙”,也不能押针灸之“韵”——有经验的针灸医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跑调”。

针灸学 文献研究 选穴处方 诊疗模式

黄龙祥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内会议

2009’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4-5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