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1型组胺受体途径探索当归芍药散异病同治原理的研究构想

“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优势的重要思想,探讨经典名方异病同治原理是传承发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良好切入点。前期文献挖掘和实验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其广泛药理活性与组胺介导的生理病理功能有相似性,并通过组胺1型受体发挥改善水肿、疼痛、镇静等活性;继而提出新研究构想“当归芍药散可通过整合调节组胺受体表达及信号转导途径达到异病同治目的,“肝郁脾虚”病机可能与组胺能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位于下丘脑的组胺能神经元可能是调控的中心”,正开展相关研究,以期为阐释当归芍药散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为探讨中药复方的异病同治原理提供思路方法借鉴,为进一步探讨“肝郁脾虚”的科学内涵奠定基础。

当归芍药散 异病同治 信号转导 肝郁脾虚 辨证论治

寇俊萍 柴程芝 高珍 余伯阳 朱丹妮 严永清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 南京 211198

国内会议

2009年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

广州

中文

89-97

2009-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