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药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中医四诊信息规律性
目的: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中医四诊信息规律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文献中四诊信息规律性。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胃炎、肾炎、糖尿病四诊信息均可以分为四类: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的中医特征性描述、疾病诊断不太相关的全身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无关的舌脉象。症状出现频率高的是疾病诊断相关症状。在胃炎文献中,运用聚类分析将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3类,能分别代表中医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肝郁化火侮脾犯胃证候类型。在肾炎文献中,运用聚类分析将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2类,能分别代表中医气阴两虚,外感风邪和气阴两虚,外感风寒证候类型。在糖尿病文献中,运用聚类分析将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3类,能分别代表中医脾肾气虚、肺胃热盛,心脾两虚、胃热炽盛和肾阴亏虚、胃热炽盛证候类型。若将症状和舌脉象聚为10类,则分别代表中医治疗以上疾病辨证过程中证候分类的常见症状或舌脉象的组合。结论:从统计学角度出发,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现代文献中的中医四诊信息具有规律性,同时该规律性与中医学辨证理论一致。
胃炎 肾炎 糖尿病 聚类分析 频数分析 中医药治疗
刘学文 查青林 简晖 喻建平 王江 于烨 罗颖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90-394
2009-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