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法改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研究目的:以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个体诊疗方案为基础,选取其中痰热证、脾虚证、湿阻证三个证型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评价其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疗效。 研究方法:以ACC/AHA/ACP-ASIM联合议定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199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写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诊疗指南(2007年)”为西医诊断标准,以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个体诊疗方案为中医诊断标准纳入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法,在保持患者西医基础治疗不变的情况下,依据证型服用汤药四周。 研究结果:中医证候量表分析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比用药前有了显著好转,但血压和入组形式是影响患者症状改善的因素。非数据缺失组的24位患者的症状在4周内持续改善,但入组形式是影响患者症状改善的因素。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显著,且疗效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入组形式等无关。 相关性分析结果:SAQ与中医证候量表联系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证候量表条目的选择是比较成功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相关中医症状的减少,感受到了调理脾胃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讨论:调理脾胃法对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次、增强运动耐量、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但血压控制不良会对心绞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积极地控制好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另外,PCI术后患者的疗效不如冠脉CT或造影确诊者和既往心梗的患者,调理脾胃既是治疗方法,更是一条预防之路。
生存质量 调理脾胃法 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 胸痹
耿雪岩 李平 王飞 武飒 李官红 李水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 610075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30-142
2009-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