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氨酸氯化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的生成规律
水体中含氮有机物是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质,而色氨酸是典型含氮有机物氨基酸的一种。卤乙酸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质。本文研究了色氨酸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不同条件下生成卤乙酸的生成规律。考察了反应时间、色氨酸初始浓度、加氯量、pH值、温度以及Br-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产量逐渐增加,反应的开始阶段增加较快,之后趋于平稳;随着色氨酸初始浓度的增加,二氯乙酸(DC从)和三氯乙酸(TCAA)的产量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氯投加量的增大,DCAA和TCAA产量随着投氯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酸性条件下,DC从和TC从的产量较低,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DC从和TC从产量较高;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DCAA和TCAA的产量也逐渐升高;DC从和TCAA产量都随溴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溴代卤乙酸产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含氮有机物 氯化消毒 色氨酸 卤乙酸 水处理
李安 陈忠林 杨磊 赵淑清 沈吉敏 翟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09年年会
北京
中文
83-85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