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薄氏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腹针组30例,田七痛经胶囊组(简称田七组)28例。分别运用腹针及田七痛经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情况、血清CA125水平、卵巢内膜囊肿大小、合并腺肌症者子宫三径线之和并进行疗效总结。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6个项目疼痛评分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A125水平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合并卵巢内膜囊肿或子宫腺肌症者,两组囊肿平均径线、子宫三径线之和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针在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降低血清CA125水平方面疗效优于田七痛经胶囊,对已形成的卵巢内膜囊肿,腺肌症子宫的大小无显著改善。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疼痛 薄氏腹针 临床观察

向东方 孙巧璋 梁雪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 510120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第二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18-23

2009-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