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髓脂质在正常骨及骨病中的表现与诊断应用

目的:通过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成像,探讨骨髓脂质变化在正常骨及骨病中的表现与诊断应用。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1.5T MR扫描仪,应用单体素激励回波探测法(SVS-STEAM)技术对20例正常成人(长骨骨骺闭合)骨骼(骨端8例,骨干12例)及40例病变(良性28例,恶性12例)骨骼进行1H-MRS检查,对lip值、化学位移及lip/(Cho+Cr)比值进行测定,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①正常成人骨端和骨干骨髓处Lip峰的分别位于1.5ppm和1.89ppm处;Cho、Cr峰的化学位移一致,分别是3.2ppm,3.03ppm。两处Lip/(Cho+Cr)均值分别为2.13±0.22和2.74±0.24,T检验P值小于0.05;②良性病变组lip/(Cho+Cr)值为1.21±0.22;恶性病变组为0.63±0.21;T检验P值<0.01。结论:长骨lip峰的化学位移与部位及骨病性质有关,Lip/(cho+cr)比值的与部位及骨病性质亦有明显相关性,因此,lip峰的化学位移及Lip/(cho+cr)可作为判断骨结构是否正常及病变性质的重要指标。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骨髓脂质 骨病性质 骨病诊断

薛江苗 曹金凤 林祥涛 于台飞 王光彬

山东大学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济南 250021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解剖与临床(骨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人工关节高级论坛

黄山

中文

312-314

2009-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