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初步评价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针刺深浅与功能性便秘针刺效应的关系。 方法;采用前瞻性RCT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患者按2:1:1的比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给予深刺双侧天枢、乳果糖西药治疗和浅刺天枢治疗,比较三种方法干预后的大便次数,便秘评分改变的改善情况,并分析相关性。 结果:主要结局指标:1、在改善每周大便次数上,深刺组大便次数平均增加2.32次,西药组增加2.05次,浅刺组增加1.76次(均为P<0.0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治疗4周后每周大便次数>4次的实际病例数,深刺组增加了63.2%,西药组增加52.6%,浅刺组增加47.6%(均为P<0.01);但三组间比较P>0.05。次要结局指标评价(便秘评分量表):与基线相比,深刺组评分减少6.34±3.15,改善率46.61%(P<0.01),西药组和浅刺组分别是2.74±2.10和3.29±2.39(22.37%和24.09%,均为P<0.01);三组间比较P<0.05,深刺组改善便秘相关症状明显优于西药和浅刺对照组。 结论: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可媲美乳果糖口服液;而且改善便秘相关症状优于乳果糖;针刺天枢治疗便秘的疗效可能与针刺深浅有关,深刺优于浅刺。

深刺天枢法 功能性便秘 针刺效应 临床疗效

杨德莉 刘志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895-898

2009-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