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HSP70及mRNA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和脊髓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并加局部刺激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n=6)、模型组(n=6)、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n=6)和隔药饼灸组(n=6)。药饼组成:附子(四川)研为细粉,过100目筛,加黄酒拌成厚糊状,用自制相同规格的药饼模具制成直径为0.5cm,厚0.3cm大小的药饼。选用特制细艾条为0.6cm艾段。每次每穴隔附子饼灸2壮,每壮约燃5min,每日1次,共灸8次。治疗结束后,立即处死大鼠。大鼠结肠HSP70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采用RT-PCR测定结肠粘膜和脊髓的HSP70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结肠粘膜的HSP70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隔药灸与西药治疗后,HSP70蛋白和mRNA的表达升高。模型组脊髓HSP70 mRNA的表达降低,隔药灸与西药治疗后,HSP70的表达升高。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促进HSP70及mRNA的表达从起到对结肠粘膜的细胞的保护作用。

热休克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粘膜 隔药灸 免疫组化

周恩华 穆敬平 吴焕淦 崔云华 谭琳蓥 赵天平 施征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 200030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419-426

2009-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