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束核在针刺“内关”调节胃运动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中枢孤束核在针刺“内关”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影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孤束核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及经血管注射抑制胃运动的药物阿托品或促进胃运动的药物胃复安后,观察针刺“内关”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及胃内压的影响。结果:针刺各组大鼠“内关”30s,NTS神经元单细胞活动均比针刺前有明显增加,且这种神经元放电的激活均具有统计学的极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在正常大鼠、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还是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针刺“内关”均能引起大鼠胃内压的显著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这种胃内压水平的增加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内关”对不同胃运动状态的模型大鼠NTS神经元活动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针剌“内关”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以促进胃运动为主。针刺“内关”对胃运动的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延髓内与内脏传入信息相关的中枢核团神经元而实现的。
孤束核 胃运动 迷走神经 内关穴 针刺疗法
王述菊 孙国杰 吴绪平 胡和平 杜艳军 孔立红
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26-431
2009-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